第(2/3)页 扎卡尔多充当右中后卫。 他的单对单防守能力非常优秀,经常冻结对方的边路尖刀。 但依旧有些浪费。 当巴勒莫压着别人打的时候,扎卡尔多不插上,就让球队始终缺了一只翅膀。 所以巴勒莫几乎每一场比赛的球员移动轨迹热点图,都集中在左中路。 右后侧一片空白。 而本赛季,何天启的战术进入到了二点零阶段。 右中场图雷以及后腰基耶利尼或者马斯切拉诺,要频繁插上、远射,进一步开发进攻能力。 这时候,扎卡尔多位置上提,卡在后腰位置就非常有必要了。 未来脍炙人口235,甚至是极端情况下的217,后场的变化主要就在扎卡尔多上。 这也是何天启一直给扎卡尔多堆防守技能的原因。 这个球员,才是巴勒莫进攻中的真正防守大闸。 但同一个球员,在不同位置的评级是不同的。 因为不同位置,需要的球员能力、特性、注意事项是不同的。 有些球员一个位置上踢的好,但多踢几个位置就懵圈了。 何天启可不舍得废掉扎卡尔多这个防守尖兵。 直到这个【后场多面手】出现,他才下定决心,给扎卡尔多赋予更多的责任。 在超级前锋普遍每场比赛零点五球的效率下,大部分球队的比分都是零比零、一比零、一比一、二比一这些。 巴勒莫却凭借他们激进的进攻战术经常打出大比分。 很多人都认为何天启疯了。 但其实,巴勒莫真正的疯狂,还远没有到来。 何天启随后找到了扎卡尔多,递给他了一本战术手册。 扎卡尔多当时就感动哭了。 因为队内目前只有莫德里奇、里贝里、维迪奇、托尼四个人得到过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专属战术手册,要签订保密协议的那种。 这意味着球队有大量战术是围绕他们展开的。 而他们也都成了巴勒莫的明星球员。 相比之下,其他球员的任务要简单一些,主要跑球队战术。 而今天,他也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战术手册。 这意味着,他也要成为球队核心体系的一份子了。 扎卡尔多翻开手册,随后脸色一僵:“头儿,这是……” 何天启拿过来一看,是莫妮卡拿给何天启的意大利嫩模、新女演员杂志合集。 莫妮卡想要转型成电影制片人,她不再想抛头露面了。虽然没有明说,但这个转型有一部分是为了何天启。 莫妮卡和何天启讨论过剧本的问题,也顺带让何天启帮忙挑选一下剧中的女性角色。 “哦哦哦,拿错了,我不是那样的人,这是莫妮卡给我的……”何天启连忙解释,然后把扎卡尔多的战术手册递了过去。 扎卡尔多都羡慕疼了。 教母开明啊! 但很快,扎卡尔多就绝望了。 因为这本战术手册的内容很多,比维迪奇、托尼、里贝里的都要更多。 仅次于莫德里奇。 其中有很多离经叛道的东西,扎卡尔多一旦学会,立刻就会上很多主教练的黑名单。 比如右后卫客串后腰,甚至发展到了最后,他这个“客串后腰”也要像“正版后腰”那样前插参与进攻。 028阵型! 就尼玛丧心病狂。 “别焦虑,不着急,可以等你从国家队回来之后慢慢上手。”何天启安慰了两句。 扎卡尔多拿着战术手册离开,走了两步突然转过身来:“国家队?头儿,你……” 何天启笑着点了点头:“没错,恭喜你,意大利国脚先生!” 扎卡尔多像疯了一样冲出办公室。 这一天,巴勒莫如此激动的人并不只有扎卡尔多。 卡米尼亚尼公布了自己执教以来的首期国家队大名单。 扎卡尔多、卢卡·托尼、格罗索、巴尔扎利、基耶利尼五位巴勒莫球员全部入选。 整个意大利,一半掌声,一半骂声。 给掌声的认为,巴勒莫后防线的加入,给了意大利巨大的容错空间。 相当于为意大利上了双保险。 因为意大利强的就是他们的防守。 但一条后防线其实是不够用的,但凡谁伤了、状态不好了、个人特点被对方针对了、吃牌了,就容易出现漏洞。 而现在,哪里不好点哪里,巴勒莫后防线可以平换意大利后防线中的任何一个人,而不让球队实力大跌。 至于托尼,则明显挤掉了科拉迪的位置。 基耶利尼,则是加图索的替补。 巴勒莫五虎,三个当打之年,两个明日之星,也让意大利国家队阵容的老中青分布更加科学。 当然,这其中,只有托尼有机会获得一个首发位置。 格罗索和扎卡尔多则要看赞布罗塔到底踢哪边。 而骂声则大都是来自都灵城的。 他们认为卡米尼亚尼任人唯亲,大规模招揽巴勒莫嫡系进入国家队。 别看现在大都是替补,踢着踢着搞不好就成主力了。 这样的舆论,也让意大利球星的球迷们担心。 他们确实认为有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 对此,卡米尼亚尼正面回应了大家的质疑:“考虑到很多球星才刚刚踢完欧洲杯,同时又要为新赛季的揭幕战做准备。” “这一期大名单的球员普遍比较年轻。” “我们不能老是让托蒂、皮耶罗、维耶里、卡纳瓦罗、帕努奇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那会给他们的身体带去极大的负担。” “感谢意大利足协对我的支持,感谢球迷们的理解。” 此言一出,球迷们也算是表示理解。 毕竟真爱粉谁愿意让自家高龄球员天天踢不重要的比赛啊? …… 2004·9·4 2006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 意大利被分到了E组,对手分别是挪威、苏格兰、斯洛文尼亚、白俄罗斯、摩尔多瓦。 都并不强。 所以卡米尼亚尼大胆的拿这场预选赛练兵。 首发球员选用了吉拉迪诺搭档米科利。 中场组合从左至右是赞布罗塔、加图索、德罗西、菲奥雷。 后防线则是格罗索、马特拉齐、内斯塔、扎卡尔多。 门将布冯。 结果比赛一开始,对面挪威就打进了闪电进球,取得梦幻开局。 意大利队随后鏖战了整个上半场,但没能打出高质量进攻。 球队缺乏中场核心,前场两位球员又都不是大中锋,站不住脚。 除了倒脚,意大利队什么也做不到。 上半场的威胁全都来自于赞布罗塔一个人。 中场休息阶段,卡米尼亚尼在厕所的雅间拨通了何天启的电话。 看了上半场直播的何天启手把手的指导老伙计:“用托尼换下米科利,双前锋。” “菲奥雷去中路打前腰。” “基耶利尼换下德罗西,踢后腰。” “加图索和赞布罗塔分居基耶利尼左右。” “让格罗索和赞布罗塔两翼齐飞。” “内斯塔有机会了可以给左右侧长传分边,多给点提前量,两边都是很能跑的球员。” 卡米尼亚尼中场连换两人。 引发质疑。 这场比赛,重在练兵,所以被认为是意大利中场未来希望的德罗西首发了。 而皮尔洛坐在替补席上。 这时候的德罗西还是中场核心类球员,而非铁血后腰。 结果卡米尼亚尼用防守后腰基耶利尼换下了德罗西,进一步降低了意大利队的创造力。 同样的,在前场,米科利的创造力也远比托尼这种笨重中锋强。 卡米尼亚尼的两个换人,都在削减意大利本就不强的创造力。 他难道以为自己一比零领先吗? 你踏马落后啊兄逮! 有球迷开始怒喷: “我就说吧!两个巴勒莫球员登场了,一点也不考虑比赛的具体情况!” “既然练兵失败,就应该让皮尔洛上了,换基耶利尼是什么操作?” “卡米尼亚尼名气大于实力,这场比赛意大利必输无疑!” 然而第五十八分钟,基耶利尼长传球给左路策动进攻。 格罗索下底传中。 卢卡·托尼头球破门,帮助意大利队扳平比分。 卡米尼亚尼高呼“我何万岁”,这才坐到了替补席上。 外人以为老卡米打出了想要的效果,胜券在握,所以稳坐泰山。 但其实是因为他非常紧张,双腿逐渐颤抖,不得不坐在椅子上避免被发现。 第七十二分钟,菲奥雷和赞布罗塔在右路打出配合,但赞布罗塔传球被封堵出边线。 开出边线球后,基耶利尼在右肋要球。 赞布罗塔回传。 基耶利尼长传球吊入大禁区内。 但不是给中间的吉拉迪诺和托尼,而是找后点的格罗索。 格罗索头球攻门,帮助意大利队再下一城。 挪威队人都傻了。 这踏马是左后卫吧? 他杀到我们家禁区来了? 谁教他这么踢的? 赞布罗塔的进攻性就非常强了,但此时此刻和格罗索一比,他反而成了保守派。 第七十九分钟,托尼回撤接球,菲奥雷前插后和吉拉迪诺在禁区内要球。 托尼却抗住对方,送出横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