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县令吴文石-《大唐:我在长安开酒馆》


    第(2/3)页

    看着面前五步开外的年轻人,吴文石双眸微微眯起,上下打量。

    这年轻人看起来有些面生,穿着一般,不像是有钱有势的世家子,倒像是街头巷尾常见的普通百姓。

    不过跟坊间百姓比起来,对方身上那身衣服还算值些银子,由此可以推断,对方应该还算有些身家。

    毕竟换作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百姓,又怎么会耗费银子在穿着打扮上。

    如此看来,对方应该是小有家产的普通人,而这样的人,正好是县衙最喜欢的主顾。

    没有什么大背景,但兜里还有些许银子,稍稍压一压,就能刮下不少油水,而且对方还什么都不敢说。

    民不与官斗嘛,嘿。

    一眼打量完常昊,吴文石心里已经开始默默盘算起来,怎么才能让对方主动主动掏钱平时。

    至于打扰了自己休息,若是少休息一会儿就能有银子可拿,他几天不睡觉都没问题。

    吴文石打量常昊的时候,常昊也在打量这位万年县的父母官。

    吴文石年龄看起来不算太大,约莫四十来岁的年纪,体格偏瘦,一米七多的身高,看起来约莫只有百斤出头,乍一看,完全不像是在朝为官的人。

    不过,在二十岁左右就要成家立业的大唐,对方的年龄算是正值壮年。

    若是换做别的地方,这样的人物,的确配得上“钱途无量”四个字。

    但这里是长安城,这就有些不太好了。

    由于地理因素,在长安城内,县衙算不得什么上档次的衙门,偌大的长安城内,随随便便挑出来一间衙门,都能把县衙压得死死的。

    跟其它衙门比起来,县衙只能算得上是一个整日和鸡毛蒜皮的小事打交道的下三流地方。

    按照玄奘所说,这位吴文石吴县令的官帽子,就是拿钱买回来的,因为入手比较早,再加上又搭上了李建成的关系,才混到了这个位置。

    而李建成失势之前,这家伙又很是识趣的主动向李世民投诚,这才算是保住了头上的乌纱帽。

    投机分子,墙头草。

    这样的人的确适合官场,而提前下手买官,则是因为对方占了财力和远见的双重优势。

    真要算起来,吴文石做过的那些事情,就是常昊一直以来想要做的。

    买个官帽子,然后找个县城担任父母官,再取上两房娇妻美妾,生活圆满。

    只不过人家有钱,常昊穷光蛋一个,跟人家比不了,常昊这会儿忙忙碌碌,为的就是能够尽快攒够买官的钱。

    当然了,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救人。

    短短片刻功夫,常昊和吴文石两人对对方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吴文石这边基本判断出常昊的出身,心中也明了了接下来该如何常昊打交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