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也不知这小舟如此不坚实,错不在我,你该去怪造此舟的匠人才是。” 说罢,他便绕道一旁长廊,从长廊走向对岸。 于此同时,对岸屏风后,一名与侯世贵差不多年岁的少年端端正正坐在屏风后,听着东宫内监的禀报: “殿下,那侯世贵将世子丢下水中了。” 这少年郎生得漂亮,面容也姣好无比,可谓玉树临风。 而且身体做得笔直,倒像是一尊雕像般。 听得此言,少年郎面不改色,只关系道: “我知道了,世子如何,可还有人受伤?” 那内监摇头道: “世子并无大碍,上了岸后还能痛骂侯世贵,除了世子外,也无旁人受伤。” 于此同时,随侍在太子身侧的一名中年儒生说道: “殿下,圣人言:亲君子而远小人,那侯世贵是个十足的小人,让他登岸,恐污了殿下的君子之气,可要下令让他走人?” 太子略一思索,便摇头道: “他既过考核,蹬岸本是他所应得,便是我不愿见他,也不能赶他走,此非君子所为。 大不了,我不与他见面,不与他说话就是。” “殿下仁德。” 周围诸人,齐齐拜倒。 而后,就见屏风外有一模糊身影慢慢走近: “臣,侯世贵,拜见太子殿下。” 这是通过考核者的例行公事,几乎每个上岸的考核者都会到屏风前拜见一番。 因为侯世贵之前耽误了一番,是最后才上岸的,所以此时只有他一人在屏风外孤零零地拜见太子。 按理说,他俯身一拜后,太子该随便说些什么场面话应付几句,来让他起身。 可屏风后却是寂静一片鸦雀无声。 不止太子,连太子身边那些人也不乐意搭理侯世贵。 见着侯世贵保持着那个姿势一动不动,河对岸的人全都笑了起来。 那周旋更是笑着与身边的人说道: “太子自幼饱读圣贤书,乃君子也,正所谓,君子远小人,太子自不愿与小人侯世贵说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