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到眼前触手可得的四张票,陈铭哪里会埋怨。两眼发光地连连道谢,接过票以后,又开始发愁最后一张票给谁。 鲁淮成作为基地司令自然是不可能为了这件事特意跑到京城来,自己母亲前面也打过电话,老人家表示自己在电视上看就行了,不愿意出远门。好不容易上舰的钢铁直男郑某某估计也不现实。 哎,不行就给袁郎他们吧。 想不出个一二三来的陈铭,决定不要再想了。休息片刻后,再次走上舞台,开始第二次合练。 距离首演还有三,陈铭和两位指挥都感觉效果足够了。再排练也没多大意义,于是转头开始排练陈铭新写的几首曲子。 原本陈铭是没有这个打算的,但国家交响乐团的郑指挥在听到一次合练效果后,就找到陈铭。告诉他,按照这效果,观众肯定会要求返场的,最好多准备几首短点的曲子,满足一下观众。 本来郑指挥是想着在主旋律乐曲里选两首,结果看到陈铭新写的乐谱后顿时把原先的想法丢到了爪瓜国。 三后的晚上,公演开始前。 陈铭站在后台,看着陆陆续续上座的观众。男女老少都有就罢了,甚至还有不少大鼻子的外国人。 “嘿,紧张不?那些人都是一些在京的外国大使,还有一些知名外企代表。等会你要掉链子了,后果就不用我了吧?” “一边去,陈,别听这家伙瞎。等会你上台就当排练来,千万别紧张。也别瞧自己,如果你水平不够,乐手们也不会服你的。” 军乐团的赵指挥佯怒地踹了一脚坏笑的郑指挥后开口道。 “放心吧。” 陈铭不紧张是假的,但此时也只得递给赵指挥一个温和的笑脸。 时钟走向了夜晚的七点半,观众席的灯光陡然暗淡下来。随着聚光灯照在舞台上,央视新闻频道的知名主持人率先登台。 一般的音乐会是压根没有主持饶,但毕竟作为一场政治宣传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的演出。上面要这么搞,其他人也没有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