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救援-《穿越之1972》
第(2/3)页
船王的船在香港没人会拦,所以一路上海警这些看到包先生的船还敬礼送行,陈榀拿起轻武器研究所最新做出来的77式NP20型号手枪,口径为9毫米,使用国际流行的9×19巴拉贝鲁姆枪弹,弹匣容量9发,增设了弹匣保险和击针保险机构。
这枪不错,看着枪的外型和做工,显示出了轻武器研究所对于枪支制作的功底,早就不是只能仿制生产的时候可比的了。听说结束文革后所有的下放科学家们全部召集到了北京,再次分类进行各种研究工作,很多自己带来的科学技术文献都让这些科学家们重新打开了视野,并衍生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各个研究所都在按照各自的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这次刘海波去美国应该是去寻找动乱时期留走国外的中国科学家们。
“到了公海了,咱们现在改道往南走,他们的船现在正在被海军追赶,他们准备退守到菲律宾外围巴坦群岛中的一个岛屿上进行躲藏抵抗,这次他们的保卫人员才10人,咱们要抓紧时间了。
负责追捕他们的是关岛基地的特别任务执行小组,发来电报的警卫员看到追捕船上的旗帜了,我们还有三天的时间,如果三天之后赶不到的话,那他们就危险了。”李国强从游艇船舱里走了出来,来到正坐在甲板上擦拭枪支的陈榀身边说道。
“咱们一定要赶到,不管有什么阻拦,一定要救出这些回国的科学家们。留不住人才,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中国科技落后的其中一个原因。
没有设备咱们可以买可以造甚至可以去偷去抢,可是没有人才有了这些谁能使用呢?在后世的网上据说:在美国硅谷里的科技研究人员中,有一半是中国人。而在美国的航天技术研究部门,也有将近一半的科技人员是中国人。这真的使人不能理解,中国培养的人才,到美国镀镀金,就被美国留住了,而我们自己,却无优秀人才可用,这不是天下奇事吗?
所以,我们要科技兴国,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那些优秀的科技人才吸引回来并留住在中国,给他们创造优良的科研条件,给他们以优厚的生活待遇,给他们以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和依托,我想,中国的知识分子,那些优秀的科技人才,绝不是忘恩负义之徒,他们一定会倾尽全力,去从事自己所热爱的科研事业的,他们一定会作出令世人瞩目的骄人科研成果来的!”
陈榀说道这里想起了后世对于技术的引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可以节省很多研究经费和时间,可是却丧失了咱们自主创新的信心与动力,在那么多引进技术的企业里,能真正吸收并迎头赶上的企业能有多少?有的都是凤毛麟角的几家企业,这也与国内大量科技人才的流失不无关系,科研人员的流失是一个国家巨大的损失。
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走出这样的误区,国外的技术要大量引进,咱们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也要迎头赶上,要吸收国外的技术并超过他们。主席在的年代中国的一大特色,就是全体中国人民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这是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必不可少的条件。现在几乎所有西方有的中国都有了,天上有喷气式飞机,地下有汽车、火车和轮船,卫星、导弹、原子弹样样俱全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强国之一。
所缺的只是工业化基础比之老牌工业大国要弱很多,可是这并不是不可以追上的,大量吸收回国的科学家们,他们大多都处在国外科技发展的前沿,对国外的科学发展有深刻的了解,这对中国发展有至关重要的领路作用,而且这也是一个标志,继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回国热后,在动乱中出国的科学家们又一次的回国浪潮,所以这些忠诚于国家、回国支援国家建设的科学家们一定不能出事!
“中央一直都重视工业发展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并不是很快,但这是为了筹集中国工业化的资金,这在高层都是知道的。西方工业化的资金来自殖民掠夺、剥削黑奴、对外征战获得赔款。而象苏联和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首先节衣缩食积累工业资金,将自己的工业发展起来,然后利用工业创造的财富享受美好生活。
所以我们都能理解你在国外努力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想法,知道为什么上面没有反对你出国做这些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