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卢良骥有点蒙。 他还不了解,张天茂已经开始挖墙脚的情况。 不仅仅是龚泽友,还有大批林场的客户,都即将反水张天茂。 “真的假的?” “林场那批老板,要投奔张天茂?” 卢良骥有一些不相信,他的脸上写满了质疑,一份一份挨着查阅合同。 前段时间,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卢良骥亲自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内陆运输合约。 几个月不到,全都反水?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们这一行客户忠诚度本来就不高。” “光是这个小小的湘城就挤了多少条船,多少个航运企业。” “那当然是谁的价格低用谁呗。” 卢良骥在详细地了解了情况以后,能够理解苏澄的做法了。 这帮人,也太不讲信誉了。 白纸黑字签的合同,说用其他航运公司的船就用? 有这么做生意的吗? 卢良骥可是个暴脾气。 当时苏澄面临的情况,要是换作他。 那可就不是两三艘船的事儿了。 卢良骥肯定会在保证没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把几条船全都加满油,把张天茂的船全都给撞得起火进水。 还有那些林场的老板,他也不会轻易饶恕。 “苏总,是我误会你了。” “主要这个价格战……” 卢良骥是一个不按照套路出牌的人。 李大海刚刚融资了5000万,他准备拿这笔资金去买更多的船,提升新正船坞的运输能力。 可是这价格战一打响,一时半会这笔资金就不太可能动用,全都得套牢在跟人拼运费上。 这将会极大的限制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啊。 少则一年,多则三年。 新正船坞想要再添砖加瓦,应该是不可能了。 在规模不够庞大的情况下,跟人拼价格战,其实有一些不太理智。 可对方先开枪了,自己要是不还手,一笔订单都别想接到。 “这个不用担心。”苏澄摆了摆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