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厉兵秣马-《三国归晋》


    第(2/3)页

    王旦连忙从怀中掏出基本册子,全是用佐伯纸做的,显然这王旦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

    卫宣接过来快速地扫了一下名录,一本是关于卫宣这个文抄公流传出来的诗歌的收集与鉴赏,卫宣对这个不感兴趣。

    而接下来的两本,一本是讲述卫宣????????????????参加过的有所战斗的前因后果的,以及卫宣的临场指挥等记录,中间偶尔还有一些猜测和评论。

    如今卫宣是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兵法爱好者研究的对象,能偶尔有特别的想法并不出奇。或许王旦也是挺别人的片言只语发挥自己的想想加以丰富了内容。不过也算是用心了,至少这是因为对卫宣有正面评价才会用心去做这些事情。

    但当卫宣看到第三本的时候忍不住抬头多看了王旦几眼,这本是叙说卫宣从追随郑玄游学开始到带兵入京的一些成名事迹,尤其是卫宣遭遇的几次刺杀,王旦在书中详细地分析了可能的幕后主使者,以及如果刺杀成功注视着能够获得好处,和卫宣成功化解几次刺杀对于幕后之人的打击等等。

    王旦看起来也不过二十出头,许多分析确实让卫宣深有同感,尤其是他在书中指出卫宣等人在轘辕关遭遇山贼应该是帝胄会的指使,由此可以推断,伏牛山的大部分山寨受到帝胄会的控制或者资助。

    不管王旦的猜测和分析是否正确,关键是他与别的读书人不同,他仰慕卫宣不是直接交往而是研究他的过往。要知道卫宣也不过是刚满二十。

    卫宣沉吟一阵,突然觉得王旦王启年适合一个地方,那就是锦衣卫,锦衣卫需要大量的情报手机人员,更需要情报分析、整理和汇总人员。这位太学出身,不管经学得如何,能够编撰这样的册子已经具备了一个锦衣卫统领的基本素质。将他交给陈钟培养一段时间说不定有惊喜。

    于是他再次看向王旦说道:“看起来启年兄对情报比较敏感,就暂且留在军中吧。”

    换源app】

    王旦闻言大喜,连忙再次跪拜在地:“多谢将军收留。”

    卫宣又看了一眼邓当,心说这位事情能不能做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他的小舅子吕蒙给拐带过来。再过上十几年吕蒙必定能够成为帅才。邓当两个人来投,卫宣也想到了即将到来的诸侯讨董和群雄逐鹿,钱财自己算是有点基础,家声和个人名望也算是积累了一些,武将方面张辽、魏延等人也暂时够用了,但自己身边的文人出名的就一个戏志才,还是少了一点。

    所以卫宣打算暂时从军队中脱身,不管是萧规曹随还是大刀阔斧地改革,自己这个颍川太守总要有所作为才能让天下名士聚集地的各大家族对自己刮目相看,然后慢慢认可再追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