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次的冲突自然也不例外。 确切的说,在开战的第一天,伊德里斯将军阁下就给法国总理办公室打去了求救电话,在电话里,伊德里斯可是大谈法乍友谊,甚至还拿奥祖地带的铀矿出来谈条件。 法国人别的或许会犹豫,但事关铀矿,那肯定不会犹豫的,法国大力发展的核能项目需要大量的铀矿,为此法国人几乎控制了非洲大部分前殖民地的铀矿所有权,所以,伊德里斯一提这个,法国总理可就不困了。 伊德里斯虽然是军官出身,但他的政治嗅觉却是非常的灵敏,他知道法国人和美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想要什么,所以,在战争爆发之后,乍得军队就一直在得到两方的援助。 虽然那些援助过来的东西数量有限,且型号老旧,但至少算是免费的,也没有多余的附加条件。 其实这也是冷战时期,小国的一些优势,两个针锋相对的大国在拉拢小国进入自己的阵营时,往往不会像后世那样带上许多的附加条件,因为对手往往会开出比自己更优惠的价格,所以,某些位置较为重要的小国在这一时期往往过的都很滋润。 当然,如果想要击退利比亚,单凭美国和法国援助的反坦克导弹,轮式装甲车,又或者破烂步枪是远远做不到的。 不管后世再怎么说卡扎菲,此刻他本人在利比亚打造了一支堪称是非洲第一的现代化强军。 十几万地面正规作战部队,数千辆坦克,将近一千四百架战斗机,一支小而精的利比亚海军舰队,能打造这一切,固然其中有利比亚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功劳,但也少不了卡扎菲的贡献。 这样一支军队,对于乍得来说,不论是现在还是后来,都不可能独自战胜的,甚至在完全动员起来的利比亚军队面前,防御也是不可能的! 一支齐装满员的正规军主力装甲部队打出去的一拳,对于同等级别的对手来说,都是不好承受的! 所以,乍得人想要在这场战争中获胜,只能靠境外势力干预。 而法国人也的确在干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