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市长女儿-《农村落榜青年打天下》


    第(3/3)页

    这样一想,他心里顿时豁然开朗。

    一个全新的守株待兔的泡妞计划形成了。

    他立马从病床上跳下来,到马路上拦坐一辆火车,往家里赶去。

    他这一走,无意中又避开了一场风险。

    恼羞成怒的李明,动用权力,不管不顾地把警察领过来,准备好好收拾张涛一顿。

    可惜,天助涛哥,李明扑空了。

    “这王巴蛋,老子不会放过你的!”李明跺着脚,狠狠地骂道。

    “李乡长,您放心,这个仇,我迟早会帮您报的!”朱三谄媚地说道。

    他站在李明身边,活脱脱一只哈巴狗。

    在高塘下车,张涛又踏上了村里连接外面世界的那条小道。

    此时,已是晚上九点多。

    天幕繁星点点,月如银盘,毫不吝啬地,撒下它乳白色的光芒,像给大地山峦披上薄薄的轻纱。

    整个山冲显得格外静谧、详和。

    只有那些杂七杂八的昆虫、青蛙什么的,照旧不知疲惫,卖弄地吟唱它们并不是很悦耳的歌曲。

    它们自认为是在开音乐会,虽然不要门票,但也希望听众多多、掌声多多。

    可辛苦一天的农民伯伯累都累坏了,那里会搭理这些与噪音无异的音乐呢?

    山冲的夜色,一点也没有将他吸引,莫名的不安与恐慌,将他的心牢牢攥住,神色也有些浮躁与忧郁。

    沿着小道,张涛埋头疾奔。随着大口大口的呼吸,他的心情渐渐有所好转。

    白天的事,也被他摔倒脑后,就像路边那颗石头,被他踢飞,落到黑暗里不知道什么地方。

    这条小道留下他太多的足迹,也撒下太多的欢乐与痛苦。

    它一直刻在他的心里,刻在他对家乡的记忆里。一头连着他的根,一头通向他的梦想。

    距离家乡越近,他便感到特别的亲切与温暖,许多儿时的记忆也纷涌心头。

    直至现在快九十年代了,村里依然没通公路。

    外面世界真精彩,村里生活却无奈。

    但无奈也得活下去,再苦也得过日子。

    村民便用脚板,与邻村的拖拉机比速度比耐力,用肩膀去挑日月乾坤,挑富贵和梦想。

    在学校,张涛一直是体育健将,尤其是长跑,每次比赛都能稳拿第一。

    其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从小就接受了负重锻炼。

    六岁左右,张涛就不得不挑着小箩筐,一步一趋地,跟着父母挑东西。

    往外挑的不多,主要是辣椒、红薯等土特产。往家里挑的可就多了,米、生活用品、建材、煤炭等等。

    尤其是煤炭,家里的需要量太大了。

    几乎每个礼拜,不论刮风下雨,都要去挑几次。

    节假日差不多天天得去挑一趟,以多储备些煤炭。

    这根扁担重若千斤,死死压在肩上,摔不脱,也不能摔。

    想摔的话,挨打遭骂是小事。家里没煤,就会熄火断炊,冬天就会挨冻。

    于是,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硬起窄窄的肩,挺着细细的腰,苦练飞毛腿,勤磨铁板功,一担担煤炭,一筐筐辛酸。

    民国时老革命一根扁担闹革命,张涛是一根扁担挑生存。

    扁担的一边是衣,一边是食。后面畏首畏尾跟着的,是他的童年与理想。

    在湾前的小溪里洗了把脸,张涛快步往家里走去。

    后续如何发展,敬请关注下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