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现在还差点意思,但是隨著技术的突破,离开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远了。” 罗阳想了想之后解说道:“我在首都那边投资了一家企业,他们现在就在做大数据这块应用,並且取得了一些成绩。” “也是搞金融的?” “不是金融领域,是一个新闻资讯类平台。” 罗阳一边描述著,一边掏出自己的手机,打开今日头条的app。 他將手机推到姜远山面前:“就是这个应用软体平台,打开后可以瀏览最新的新闻资讯信息,当一个用户经常性瀏览军事类型信息时,平台背后的大数据会针对该用户进行爱好偏向性信息推送,这会让该用户今后只要打开这个app软体,看到的信息里,军事类型占比超过70%!” 今日头条就是靠著大数据贏得了市场。 至於后来的抖音,那就更不要说了,喜欢看大长腿的,打开视频,十条有八条是又白又长. 当姜远山的注意力被手机里的今日头条app吸引,罗阳的思维也发散开来。 大数据应用到金融市场上. 看样子回头要让赵鹏程那边在圈子里打听一番,看看当下时间点上,有没有机构用大数据来分析模擬操盘。 当然,罗阳没有抱多大希望。 因为在他看来,现阶段的大数据还没有到成熟运用阶段,或许再过三五年,大数据、云计算等都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在金融领域里起到实际应用作用。 “这东西很厉害啊” 就在罗阳的思维发散到人工智慧上的时候,姜远山把手机递还给了女婿。 他感嘆著道:“这东西相当於把我们的行为习惯和爱好都分析、整理出来了,要是能运用到销售上” 说到这里的时候,姜远山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 “爸,不要多想了,很多网际网路企业都已经关注並在运营这个玩意了。” 回过神来的罗阳笑著解答道:“仙子阿不少网购平台都在应用大数据,用户在网络里的消费习惯都已经被网站的后台给收集了,更恐怖的还在后面。” “怎么一个恐怖法?” 姜远山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以至於把本来要和罗阳聊的话题也先搁置在一边了。 “假设一个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商品的消费记录从来没有超过500的数字,某一天,这个用户在平台上购买了一件单价超过5000以上的商品,而网站后台大数据显示,该用户所在地周边一定范围內没有这种商品的专卖店” 罗阳笑眯眯的看著姜远山道:“爸,你猜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假货?” “差不多。” 罗阳耸了耸双肩道:“大概率会发一件高仿货品给这个用户。” 姜远山;“.” 一时间里,他竟然不知道说什么了。 因为罗阳刚才的这段话透露出来的信息太密集,他消化的很缓慢。 “远帆集团.” “远帆集团暂时倒还不著急这方面,因为不管是新能源电池还是光伏板,或者是电瓶车,这些產品主要的购买方式还是在实体店里。” 罗阳宽慰姜远山道:“至少15年以內,网购大件商品(包含价格、体积、组装难度等因素的大)依旧不会占据主流市场。” 在他被撞回来之前,还是老样子。 “看来你那边已经有所准备了。” 姜远山细数罗阳的產业道:“服装、充电宝、自拍杆、无人机、奶茶.这些都很適合在网上销售啊。” 他还不知道,自家女婿已经收购了一家电商平台,而且还入投资了抖音的创始人。 这傢伙暗搓搓的早就做了布局。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