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Mr罗,我喜欢你斤斤计较的性格。” 维克·科恩后仰,靠到椅背上后笑着道:“华夏公司那边第二轮估值差不多4个亿本币,即便上浮50%收购,也就3000万本币,折合450万米元的样子,但是米国公司这边在C轮融资的时候,估值起码已经达到5个亿米元以上,届时收购你手里5%的股权,我们IDG要拿出2500万米元,折合本币差不多要1.6个亿出头了.” 罗阳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表情。 但是谁又知道,这是他故意的呢? 表面上看起来,罗阳这么折腾是想要往自己私人腰包里多赚一点,但实际上他是想在公司实行IOP上市之前尽量减少自己手里的股权,实现完美脱身计划。 在他的记忆碎片里,共享单车项目在这一波里并不完美,甚至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崩盘。 这也是他一直想着要提前从这个项目里脱身的原因。 但是因为和维克·科恩的思想碰撞,让他找到了一条不同于记忆碎片里的思路。 当共享单车积累足够的注册用户的时候,这些注册用户就成了庞大的资源。 未来的互联网什么资源最重要? 说到底还是用户量。 如果能按照他的设想那样,围绕这个庞大的注册用户圈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圈,让这些用户不仅仅是共享单车的客户. 今天说到这些的时候,罗阳一度闪过念头,这些注册用户组建的生态圈能不能嵌入拼夕夕里? 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届时不管是电商平台的推广和扩张,还是对于共享单车项目的维护,都将是和罗阳记忆碎片里画面的一个颠覆性改变。 所以他暂时不想多丢国内公司的股权。 至于米国这边,说实话,他不敢留股权在手里。 公司将来不死不活还好,要是真能把完整生态圈弄起来,把这家公司做大做强了,看老米弄不弄你! 米国版抖音就是最显著的例子,到后来就差明着抢了,要是老登头继续在位,结果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这才是藏在罗阳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这番操作遮掩在贪婪的名义之下,属于一箭双雕了。 维克·科恩却不知道罗阳真正的心思,以为他是在谋取利益最大化。 对于米国这些投资机构而言,最不怕的就是你贪婪。 “Mr罗,你作为共享单车的创始人,多拿2000万米元其实并不算什么大事,但前提是要把这个蛋糕给做起来。” 维克·科恩在笑过之后道;“我们设置几条门槛线吧.第一条,华夏公司那边全面在一线城市布局初步取得成功,并顺利开启C轮融资,第二条,米国公司这边顺利在校园内上线,并顺利开启A轮融资,第三条,欧洲公司顺利创建,并完成天使轮融资,如果你能完成这三个目标,IDG就同意在米国公司C轮融资的时候从你手里收购5%的股份。” 罗阳想了想,觉得里面没什么陷阱,于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毕竟不是什么对赌协议,风险不大。 甚至可以这么说,共享单车项目真的要在米国开启了C轮融资,这就意味着在米国城市的推广初步取得了成功,届时即便IDG不来收购罗阳手里的股权,照样有别的投资机构愿意来抢着买。 双方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意见后,都端起酒杯碰了下,小小抿了一口威士忌。 “Mr罗,刚才你不是说有三点疑问吗?” 维克·科恩边抽着雪茄边面带笑容的询问罗阳。 谈判到现在,双方心情都不错,因此办公室里气氛相当之融洽。 “科恩先生,全球市场不止华夏、米国和欧洲,还包括东亚的棒子和本子国,东南亚这些年经济也在高速增长中,如果把东盟10国看成一个整体市场,不会比东亚市场小” 罗阳这时候的紧张状态也略微放松了下来,靠在椅背上缓缓道:“这些地方的市场将来怎么分?” 维克·科恩眼睛里的满意程度都快溢出来了。 “两种方式。” 老狐狸闪烁着眼神;“第一种还是按照米国公司和欧洲公司的合作模式来,咱们一起分蛋糕,第二种模式,我们两家分市场,各挑一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