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了,唱歌的话,有机会还是可以兼顾一下。至于舞蹈,回去我可以安排老师,我们先学习着。” 苏艾菲知道迟余是那种,一旦说出来,就不仅仅只是说一句而已。 肯定会付诸行动的。 这似乎是个天生的行动派。 而且让人佩服的是,作为行动派, 他又往往不只是脑子一热,总像是已经经过深思熟虑。 “你说的也对,不能着急。” 迟余只是习惯性地先通知经纪人。 不多时,霍建启便满面春光地回来了。 看他走着路都能莫名其妙地笑,嘴角快咧到耳根,很难让人不怀疑, 他是不是特意去会见了老情人。 苏艾菲不好问,迟余便旁敲侧击一下:“霍叔,晚上的电影宣传,是不是有你的一些老熟人呢?” “等晚上,我就让你们瞧瞧,什么叫做我的主场!” 霍建启突然就傲娇起来。 “完了!” 迟余和苏艾菲相视一眼。 这马上六十岁的老头儿,说塌房就塌房了! 然而等晚上的电影宣传时,见到霍建启和一个跟他年纪相仿的老头,从电影宣传到之后的吃饭,再到回酒店,一直相谈甚欢,恨不能抵足而眠后,他们才知道,大概是误会了老霍。 不过,迟余也遇到了个“老朋友”,《寄生虫》的导演奉俊昊。 两人在戛纳电影节上有过短暂的交流,再次见面,自然算是老朋友了。 “很棒!电影很棒!表演很棒!” 奉俊昊的词汇量,和他的电影一样,都是很克制,很精简。 随后二人就又聊了一会儿关于电影的话题,然后在媒体的闪光灯下,友好地握手,拥抱。 结束了东京和汉城的电影宣传后,迟余一行三人回到了京城。 落地后,已经是深夜。 第二天,当迟余从百深处的四合院里倒了个小时差后醒来时,国内第二周的电影票房也出来的了。 2580万,近乎是断崖式的下降。 不过这也在众人的预料之中。 霍建启倒也是看得淡然了,看到第二周的票房后,微微一笑:“不错。不过是少赚了点钱而已,不算亏。” 不过一些媒体,还有些意外,说《那山》的票房表现有点坚挺。 其实看影评就能看出来。 就和这部电影的评价三极分化一样,看电影的人,更是两极分化。 有些人觉得没什么意思,哪怕是媒体们夸的天乱坠,他们也不想去看,宁愿钱去看一部国外的爆米电影,也不想看国产电影。 有些人却在看了一遍之后,大受震撼,然后自发地跟周边的朋友安利。 甚至,竟然还有人在围博上告诉迟余,他们已经二刷,甚至三刷了! 一看三刷id,叫做“安妮是个大美妞”,迟余就想起来,她大概就是那个之前带着一群人到机场堵自己的,叫做安妮的女孩。 迟余于是在底下回复了一句:“三刷差不多够了。有那几十块钱,去割二斤肉,也能长在身上一点。不行买两套卷子做,也是好的。” 安妮是个大美妞:“瞧不起谁呢,本姑娘吃肉从来都是三斤起!两套卷子?本姑娘做卷子都是论斤!” 安妮回复完,还放了两张图片,赫然一张是肉,一张是卷子。 于是他就又双叒叕上热搜了。 同时上热搜的,当然还有安妮。 “活久见!爱豆居然敦促粉丝吃肉做题!” “还记得那个被粉丝催婚的爱豆吗?他终于反击了!” “双向奔赴,还是终归错付?” 迟余哭笑不得:“还双向奔赴,还终归错付,这些自媒体,做自媒体真是屈才了。” 苏艾菲笑着说:“谁让你回复的不着边际呢?好吧,再看看国外的新闻吧,《那山》在岛国和泡菜国的表现,似乎很不错。” 实际上,当他们从汉城登机,回京城时,就得到了东京那边的消息。 在东京,在岛国,在一些大导演的自发性宣传下,《那山》已经呈现出了燎原之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