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外围相声演员!质疑!定妆!(2章求-《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


    第(2/3)页

    “郭老师,  我建议啊,你们相声协会,  也该搞个表彰大会,表彰一下相声界做出了突出表现和贡献的演员。哎呀!”

    迟余说着,  突然哎呀一声,  而且表情动作都特别夸张。

    “怎么了呢?这一惊一乍的?”

    “不行啊,郭老师,  忘记您是非主流相声演员了。”

    郭德刚仰天大笑,不提非主流这茬:“说到相声演员,  诸位见我们在台上很轻松,但实际上,从头发到脚心全都使着劲。”

    这是准备要入活了。

    迟余马上照着词捧道:“这叫外松内紧。”

    “搞艺术拼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两个字。”

    “对,  需要一定的底蕴。”

    “我们都得从小学艺,  在陆续的过程当中,  多看书,充实自己,好好学习。”

    这是直接入活了。

    迟余却翻出了之前的包袱:“是得多学习,不然不好往主流相声演员序列里靠。”

    郭德刚连忙否认:“没有的事!”

    “吁!”

    底下观众就乐了。

    毕竟吐槽主流相声演员,也是德筠社的一个经典老梗。

    这个包袱一下就翻响了。

    “这迟余太厉害了吧?!”烧饼看着台上迟余跟师傅还没入活,就已经让观众哈哈乐好几次了,不由说道。

    “什么叫这迟余?这是你叔!”

    于骞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站起来了,一巴掌拍在哎呀脑袋上。

    “我叔?”烧饼有点懵。

    “昂!”

    于骞站稳了,也不管其他人脸上的表情有多精彩,迷瞪着眼,看着台上迟余和郭德刚的表演。

    台上,演成一个相声演员的迟余,已经是渐入佳境。

    他跟着郭德刚入活:“郭老师您也不用否认,  学习是个好事。”

    “嗯,  我就比较爱看书。反正什么书都看吧。我听说你不太一样,  看书的爱好不一般?”

    “我的爱好不一般?”

    迟余连忙拿出本子:“不是说照着词说吗?这里应该说,  我跟于老师有区别,怎么提到我了呢?”

    又拿本子,底下观众又吁了起来。

    郭德刚也是大乐:“这词是于老师的,但现在不是你说吗。”

    “哦,那我懂了。”

    迟余恍然大悟状:“我应该说,我爱好怎么不一般了?”

    观众又是笑。

    一个相声,快给说成了小品。

    “据说,就是据说啊,您爱看那个带画的。”

    “哦,那是小人书?”

    “嗯,是大人书!”

    迟余哈哈一笑,然后解释道:“对,我是比较爱看一些漫威的漫画。”

    随后,相声就到了正活里了。

    正活之后,迟余发现,这说相声的压力才是陡然增加。

    说完这一段的近三十分钟的相声后,下台后,迟余只觉得全身都已经湿透了。

    脱下大褂,果不其然,水溜溜的。

    “得,抱歉,这大褂今天晚上是不能用了,后面全湿了。”

    “那没事。反正我们这边大褂多的是。”

    迟余一脸苦笑,手还在颤抖:“还都是酒味!我寻思着,台下观众是不是都有人闻到酒味了?”

    “哈哈,肯定闻到了。”

    郭德刚笑着说道:“爷们,说的真不错。尤其是前边,简直是让我都有点招架不住。”

    “不行了,我感觉再多说几分钟,我能死上边。”

    迟余苦笑着,道:“刚刚烧饼老师和曹鹤洋老师,能撑那么久,才真是厉害!”

    烧饼和曹鹤洋赶紧摆手:“叔,我们可不敢称老师。”

    “可别叫叔,我这还年轻着呢,都给我叫老了。咱们各论各的,行吧?”

    迟余可不能跟吴兢一样,大大咧咧地就应了。

    “对,你们论你们的,我跟小余我们兄弟俩论自个儿。”

    于骞带着满嘴的酒味,来了一句。

    这是基本上已经算是半清醒状态了,于是他就被拉走,和郭德刚上台说计划里的《汾河湾》去了。

    然后就,翻车了!

    于是迟余就很有幸地,欣赏了后来的相声史上,最著名的一个版本的《汾河湾》,叫做《醉酒版汾河湾》。

    看的是台下观众哈哈大笑,台上郭德刚却是满头大汗。

    而在观众眼中,好像他才是那个喝多了的似的。

    一下台,于骞又醉了过去。

    “我的天呐,差点死在台上。”

    郭德刚也是满头大汗。

    他觉得,要不是于骞就算是醉了,还能自带八分捧,再加上两人之间这么多年的默契,估计就真是大型翻车现场了!

    演出结束后,各自回家。

    半夜三点,于骞终于酒醒了,想到晚上做了什么的他,忙给郭德刚打电话:“郭老师,我这真是对不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