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角色拍板,向往先导片开播(1章求订-《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


    第(1/3)页

    第154章  角色拍板,向往先导片开播(1章求订阅!求月票打赏!)

    看第一遍《觉醒年代》剧本时,迟余发现他完全沉浸到那个时代里了。

    这是个群相式的革命历史电视剧,有很多年轻人,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历史书上,有名字的,熟悉的或者陌生的。

    他们在那个时代,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声音。

    有些人付出了鲜活的生命。

    他们,一往无前!

    他们为了理想的一往无前,为了改变这个国家的一往无前,根本不知道能否见到功成的一往无前。

    这一往无前,让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面。

    而迟余,将饰演里面的,三十余岁,青年时期的鲁迅。

    这是一个,可能只要读过小学,就会知道的名字。

    只要读过小学,就会记得一张在月色下的瓜田里,少年手拿着一柄钢叉的图片,知道有一种吃瓜的动物叫做猹。

    只要上过初中,就会有人在课桌上刻一个早字。

    鲁迅的影响力太大了。

    然而,小时候,谈及鲁迅,  只知道他是一位已故的名人,  对他文字的印象大抵就是“读起来拗口”、“错别字好多”以及“大抵”二字,远不及青春文学有吸引力。

    长大以后,了解了国家民族命运之坎坷,进入职场看遍了人心之复杂,  再回去翻阅鲁迅的文章,  顿时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鲁迅的文字,  在现在这个时代,  同样引起人们的共鸣。

    “愿华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  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

    来到《觉醒年代》的剧组筹备处,迟余见到了这部剧的三位重要人物,  出品人兼制作人的刘国桦,  导演张永辛,还有编剧龙萍萍。

    “我们这部剧,  主要是讲1915年到1921年这八年间的历史,对你这一期的鲁迅,有多少了解?”

    一上来,  简单地打过招呼后,导演张永辛便进入主题。

    “1918年之间的鲁迅,  应该一直处于一种有无端的悲哀,  却也并不愤懑的时候,  这悲哀让他以研究碑帖来麻醉自己的灵魂,  似乎没有了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

    迟余说道:“然后从1918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之后,  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虽自称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却也为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呐喊。”

    “这些,主要是在《呐喊》自序上了解到的吧?”编剧龙萍萍笑着问道。

    “嗯,  《呐喊》是1922年的小说集,  正好收录了1915-1921年间的九部作品,  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和《阿q正传》。”

    “那你认为,鲁迅在这一时期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

    编剧龙萍萍问道:“或者说,  你心目中的鲁迅,在这一时期,  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

    “我个人的想法是,这个时期的鲁迅,是个沉默、孤傲的冷眼旁观者,甚至有些,  外表平静,内心狂热,  也就是闷骚。”

    迟余的话,  让这三人都笑了。

    “外表平静,  内心狂热这八个字总结的很好。”

    龙萍萍点点头,  笑着说道:“当然了,  闷骚这两个字,用来形容这一时期的鲁迅,再形象不过了。”

    既然对人物的认知,达成了基本的一致。

    然后就是试镜几个简单的镜头。

    虽然是找来的演员,但是也不是说,就一定用了。

    毕竟找的时候是一种印象,但是演了之后,才能看出来,到底是不会适合这个角色。

    迟余准备的也算是充分,虽然没有演出形神兼备来,但那咱孤傲文人的气质,还是给他找到了。

    “行,  我们就先到这吧。”

    这就是结束了,  迟余先行离开。

    “总体来说,没什么问题,就是少一些鲁迅本人的习惯性动作细节,这个我们也需要讨论,  毕竟是青年时期的,而不是中年时期。”

    张永辛说道:“所以,对于迟余演鲁迅,你们二位觉得怎么样?”

    龙萍萍笑了:“我觉得很好。”

    刘国桦在迟余的名字上圈了好几个圈:“不能再好了。”

    导演都是个急性子,张永辛马上说道:“那就联系他经纪人吧,把合同先签了。”

    于是停车场里,听完迟余的复述,等着老陈启动车子的苏艾菲,接到了《觉醒年代》剧本的电话。

    “好好,我现在就过去。”

    挂了电话,苏艾菲笑着说道:“看来,他们比我们更着急。这角色没问题了,我去签个合同。”

    说完,便下了车。

    “要演鲁迅了?”老陈坐着问道。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居然有演鲁迅的时候。”

    “说起来,上学那会儿,大概是没有人不痛恨鲁迅的,因为他的课文,不是全文熟读并背诵,也至少有几个段落是要熟读并背诵,默写的。”

    老陈说着,然后居然就背起课文:“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由此可见,鲁迅文学,“荼毒”之深。

    迟余笑了,问道:“不说鲁迅了,你跟你女朋友,现在已经同居了,准备什么时候结婚了吗?”

    老陈摇摇头:“还没有想好。感觉太快了。”

    是太快了!

    从认识到同居,居然前后就三个月的时间!

    他这个女朋友,是过年回老家时,同学聚会上,遇到的上学时期的同桌女神,然后一见如故……

    “这事吧,我觉得你可以主动点。”

    迟余说道:“你们也都老大不小了,该结婚要孩子了,再晚的话,人女孩未必觉得安稳。”

    “嗯,我好好想想吧。”老陈沉默片刻,说道。
    第(1/3)页